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,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。在信息“爆炸”的当下,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辨识谣言的能力,以避免上当受骗。
如何才能准确的辨识谣言?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,包括食品在内的谣言有很多种,有些容易识别,有些难以识别。简单来说,谣言可以分为以下类别:一是通过捏造、篡改疫情信息,将其扩大化、妖魔化,引起公众恐慌,扰乱社会秩序,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;二是通过虚构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,威胁社会安全稳定;三是为达到自身目的,通过歪曲事实真相,意图引发网民“围观”。
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的《、网民食品安全认知研究报告2015》中对食品类”谣言的主要造谣手法进行了归类:一、渲染食品恶劣的生产环境和原料肮脏;二、强调不当的食用习惯将引发严重疾病;三、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;四、在标题中打上“死亡”“疾病”等刺激、关键词进行恐惧传播;五、让你觉得自己生命很宝贵,食品安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。
专家指出,网民转发信息时要核实其来源。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,不要着急相信,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、可靠,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,如果来源仅仅是个人的、文或QQ群里的传播,而非主流媒体,则其是谣言的可能、很大。
另外,消费者可以多关注一些辟谣机构的消息。据了解,有关部门、新闻媒体已专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搭建了成体系的辟谣平台。、食药监总、在2016年发布了5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,并且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专栏,定期回应提问。、食药监总、拟与、网信办合作建立“食品药品安全辟谣绿色通道”,第一时间对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进行管控,同时联合主要新闻单位、新媒体及知名科普组织,成立“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传播联盟”,及时辟谣,及时发布、信息。
此外,也可借助一些网络程序推出的应用,例如微信前不久就发布了辟谣小程序——“微信辟谣助手”,每日及时更新、新的新闻和谣言。
、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,消费者还要有一定的科学、法律、社会常识,提高对谣言的“免疫力”。
专家表示,每一位网民都是网络构成的主体,都应该有责任意识,为自己在网络上所说的每句话,传播的每条消息负责,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纯净,做到这些网络谣言就会随之减少。